一、核心原理
自锁控制的核心在于通过输出信号反馈维持输入信号的持续有效。当自复位按钮按下时,触发伺服驱动器的使能信号(如SON),同时通过驱动器输出端口(如DO1)将使能信号锁定,即使按钮松开,驱动器仍保持运行状态。
二、硬件接线步骤(以台达B2伺服为例)
SON信号接线
将24V电源正极接入驱动器CN1端口的11号脚(COM+)。
自复位按钮的常开触点一端接9号脚(SON),另一端接24V电源负极。
关键设计:将驱动器输出端口(如DO1,默认功能为“伺服准备”)的常开触点并联到SON信号回路中。
输出信号反馈回路
DO1端口在驱动器使能后输出高电平,通过继电器或直接并联到SON回路,维持SON信号的持续导通。
三、参数配置(以ASDA-B2系列为例)
输入端口功能定义
确认D1端口设置为SON使能信号(参数P2-08=1,恢复出厂值后重新设置)。
调整输入信号滤波时间(参数P2-10),避免按钮抖动导致误触发。
输出端口功能映射
将DO1端口功能配置为“伺服准备完成”(参数P5-01=0,启用输出;P5-05=1,关联伺服使能状态)。
四、自锁控制逻辑
启动过程
按下自复位按钮 → SON信号闭合 → 驱动器使能 → DO1输出高电平 → 维持SON信号回路导通 → 自锁完成。
停止过程
按下停止按钮(或触发其他停止条件) → 切断DO1反馈回路 → SON信号断开 → 驱动器停止。
五、替代方案(无硬件反馈)
若无法修改输出端口,可通过以下方法模拟自锁:
双按钮控制
使用两个自复位按钮:
启动按钮:并联到SON回路,按下时触发使能。
保持按钮:串联到SON回路,通过PLC程序保持信号(需额外编程)。
PLC梯形图逻辑
使用PLC的自锁指令(如LD M0, OUT Y0, ANI 停止按钮),将Y0(控制SON)与M0(辅助继电器)互锁。
六、注意事项
安全规范
接线前断开驱动器电源,避免短路风险。
确认按钮触点类型(常开/常闭)与电路设计匹配。
故障排查
若自锁失效,检查DO1输出状态(通过驱动器面板或PLC监控)。
确认SON信号回路无断路或接触不良。
七、扩展应用
此方案可推广至其他品牌伺服(如三菱、松下),核心思路均为输出信号反馈维持输入使能。对于复杂逻辑,建议结合PLC实现多条件互锁(如限位开关、急停信号)。
通过上述步骤,可实现台达伺服驱动器通过自复位按钮的自锁控制,兼顾操作便捷性与系统安全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