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主站|会员中心|保存桌面

台达专营服务商    

变频器、PLC、触摸屏、伺服驱动器

联系方式
  • 联系人:黄小姐
  • 电话:15523729285
  • 邮件:15523729285@163.com
新闻分类
  • 暂无分类
站内搜索
 
友情链接
首页 > 新闻中心 > 手动自动程序怎么写 开机原点程序怎么写 怎么修改程序!
新闻中心
手动自动程序怎么写 开机原点程序怎么写 怎么修改程序!
发布时间:2025-09-27        浏览次数:2        返回列表

在工业自动化控制中,手动 / 自动切换程序、开机回原点程序是最基础且核心的逻辑。以下以三菱 PLC(FX 系列为例,使用梯形图编程)为例,详细说明这三类程序的编写方法及修改技巧:

一、手动 / 自动切换程序

手动 / 自动切换的核心是通过切换开关(如旋钮或按钮)控制程序执行路径,确保两种模式互锁(避免冲突)。

1. 硬件配置

  • 输入

    • X0:自动模式切换按钮(ON = 自动,OFF = 手动)

    • X1:手动启动按钮(点动)

    • X2:手动停止按钮

    • X3:自动启动按钮

    • X4:自动停止按钮

  • 输出

    • Y0:执行机构(如电机)

2. 梯形图程序

plaintext

// 模式切换与互锁
LD     X0           // 自动模式按钮
SET    M0           // M0=1:自动模式标志
RST    M1           // M1=0:手动模式标志

LDI    X0           // 手动模式(X0断开)
SET    M1           // M1=1:手动模式标志
RST    M0           // M0=0:自动模式标志

// 手动控制逻辑(点动)
LD     M1           // 手动模式有效
AND    X1           // 手动启动按钮
OR     Y0           // 自锁(若需保持,无自锁则为点动)
AND    X2           // 手动停止按钮(常闭)
OUT    Y0           // 输出控制

// 自动控制逻辑(单周期示例)
LD     M0           // 自动模式有效
AND    X3           // 自动启动按钮
OR     M2           // 自动运行标志自锁
AND    X4           // 自动停止按钮(常闭)
OUT    M2           // 自动运行标志

LD     M2           // 自动运行中
OUT    Y0           // 执行机构启动(实际可添加延时、逻辑判断等)

3. 核心逻辑说明

  • 互锁:通过 M0(自动)和 M1(手动)确保两个,确保两种模式激活时自动模式自动失效,反之亦然。

  • 手动模式:通常为点动或保持控制,直接响应按钮操作。

  • 自动模式:启动后按程序自动执行预设流程(如定时循环、多步动作),不受手动按钮干扰(除非自动停止按钮可中断)。

二、开机回原点程序

开机原点程序用于设备上电后自动动回归基准点(基准位置),确保每次次运行的位置一致性,通常需原点传感器(如接近点狗 X10)配合。

1. 硬件配置

  • 输入

    • X10:原点传感器(ON = 检测到原点)

    • X11:原点超程限位(常闭,防止过冲)

  • 输出

    • Y1:原点运行方向(正向)

    • Y2:原点运行方向(反向)

2. 梯形图程序

plaintext

// 开机初始化脉冲(仅上电时触发一次)
LD     M8002        // 三菱PLC初始脉冲(上电ON一次)
SET    M10          // 启动回原点标志

// 回原点逻辑
LD     M10          // 回原点标志激活
AND    X11          // 超程限位有效(未超程)
AND    X10          // 未检测到原点(X10断开)
OUT    Y1           // 正向运行找原点

LD     M10          // 回原点标志激活
AND    X11          // 超程限位有效
AND    X10          // 检测到原点(X10闭合)
RST    M10          // 清除回原点标志
RST    Y1           // 停止运行
SET    M11          // 原点完成标志(用于后续程序解锁)

3. 核心逻辑说明

  • 触发条件:通过 M8002(上电初始脉冲)自动启动回原点,无需手动操作。

  • 安全保护:串联超程限位(X11 常闭),防止原点传感器失效时设备过冲。

  • 完成标志:原点找到后,用 M11 标志通知其他程序(如自动程序需等待 M11=1 才能启动)。

三、程序修改技巧

程序修改需遵循 “先分析逻辑,再局部调整,最后测试验证” 的原则,避免破坏整体功能。

1. 手动 / 自动程序修改

  • 新增手动按钮:例如在手动模式下添加 “急停” 功能,可在手动控制回路中串联急停信号(如 X5 常闭):

    plaintext

  • // 原手动控制回路
    LD     M1
    AND    X1
    OR     Y0
    AND    X2
    AND    X5          // 新增急停(X5=OFF时切断输出)
    OUT    Y0
  • 修改自动流程:若自动模式需添加延时启动,可插入定时器(T0):

    plaintext

  • LD     M0
    AND    X3
    OUT    T0          // 延时10秒(K100=100×100ms=10s)
    LD     T0
    OR     M2
    AND    X4
    OUT    M2

2. 回原点程序修改

  • 调整原点速度:若回原点时速度过快,可在输出前增加速度切换逻辑(如先快速后慢速):

    plaintext

  • // 快速找原点(Y1=高速,Y3=低速)
    LD     M10
    AND    X11
    AND    X10
    OUT    Y1          // 高速运行
    
    // 接近原点时切换低速(假设X12为减速信号)
    LD     M10
    AND    X12         // 检测到减速信号
    RST    Y1
    OUT    Y3          // 低速运行
  • 添加原点重试功能:若原点未找到(如传感器故障),可设置超时重试:

    plaintext

  • LD     M10
    OUT    T1          // 超时定时器(如30秒)
    LD     T1          // 超时未找到原点
    RST    M10
    SET    M12         // 原点故障报警

3. 修改注意事项

  • 备份原程序:修改前通过编程软件(如 GX Works2)上传并保存原程序,防止修改错误无法恢复。

  • 单步测试:修改后先通过 “监控模式” 单步执行,观察触点状态(如 M0、M1 是否互锁),再联动测试。

  • 标注修改记录:在程序中用 “注释” 记录修改内容(如 “2023-10-01 新增急停 X5”),便于后期维护。

总结

  • 手动 / 自动程序:核心是模式互锁和逻辑隔离,确保操作安全。

  • 回原点程序:重点是触发条件、安全限位和完成标志,保证定位可靠。

  • 程序修改:遵循 “小步调整 + 充分测试” 原则,优先通过辅助继电器(M)扩展功能,避免大幅改动核心逻辑。

实际编程时需结合设备特性(如是否带伺服、原点传感器类型)调整细节,复杂场景可引入步进顺控(SFC)使程序更清晰。

收缩
  • 电话咨询

  • 15523729285
  • 添加微信客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