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主站|会员中心|保存桌面

台达专营服务商    

变频器、PLC、触摸屏、伺服驱动器

联系方式
  • 联系人:吴经理
  • 电话:18576370666
  • 邮件:18576370666@163.com
新闻分类
  • 暂无分类
站内搜索
 
首页 > 新闻中心 > 台达B2伺服电机和驱动器的接线有哪些注意事项?
新闻中心
台达B2伺服电机和驱动器的接线有哪些注意事项?
发布时间:2025-10-10        浏览次数:6        返回列表

台达 B2 系列伺服电机与驱动器的接线质量直接影响设备运行稳定性、安全性及控制精度,接线时需严格遵循电气规范和产品特性,重点注意以下6 大核心维度,涵盖安全、信号、电机、电源、布线及调试前检查:

一、安全类注意事项(首要原则)

安全是接线的前提,需避免触电、设备烧毁或人身伤害,核心注意事项如下:

  1. 断电操作:接线前必须断开驱动器主电源(L1/L2/L3 或 L1/L2)、控制回路电源(DC24V),并等待驱动器内部电容放电完成(建议断电后等待 5 分钟以上,或确认驱动器指示灯完全熄灭),防止电容残余电荷触电。

  2. 接地规范

    • 驱动器的PE 端子(接地端子,通常标有接地符号或 “PE”) 必须单独连接至设备接地排,严禁与零线(N)共用,且接地线需使用黄绿双色线,线径不小于主电源线径的 1/2(如主电源为 1.5mm²,接地线至少 0.75mm²)。

    • 电机的接地端子(电机机壳上的螺柱)也需单独接地,形成 “驱动器 - 电机 - 设备” 的完整接地回路,避免漏电或干扰。

  3. 高压风险:主电源端子(L1/L2/L3 为三相 220V,部分型号支持单相 220V 接 L1/L2)为高压回路,接线时需确认电源电压与驱动器额定电压匹配(台达 B2 默认输入为 AC220V,严禁接入 380V 高压,否则直接烧毁驱动器)。

二、主电源与电机动力线接线注意事项

主电源(驱动器输入)和电机动力线(驱动器→电机)属于大功率回路,需避免过载、缺相或接线错误:

  1. 电源电压匹配

    • 台达 B2 伺服驱动器默认输入为三相 AC220V(部分小功率型号支持单相 AC220V,需参考具体型号手册,如 ASD-B2-0421-B 为单相 220V),接线前必须核对电源类型(单相 / 三相)与驱动器标注一致,严禁错接。

  2. 电机动力线端子对应

    • 驱动器的电机输出端子为U、V、W,需与电机的 U、V、W 端子一一对应(电机接线盒内有明确标识),若接反会导致电机反转(可通过驱动器参数或控制信号调整转向,无需重新接线),但严禁将 U/V/W 接至主电源(会直接烧毁电机绕组)。

  3. 线径与端子紧固

    • 动力线(主电源 + 电机线)需根据驱动器功率选择合适线径(参考手册推荐,如 0.4kW 驱动器用 1.5mm² 铜线,1kW 用 2.5mm² 铜线),避免线径过小导致发热或端子接触不良。

    • 接线时需将导线剥线长度控制在 5-8mm,插入端子后用螺丝刀拧紧(扭矩参考手册,通常 0.8-1.2N・m),防止虚接打火或松动。

三、控制信号接线注意事项(CN1 接口)

CN1 为控制信号接口(如脉冲指令、使能、报警等),属于低压弱电回路,需重点防干扰和信号误触发:

  1. 信号类型与极性

    • 脉冲输入(如 PULSE+/-、SIGN+/-):台达 B2 支持差分信号(推荐)或单端信号,差分接线时需将驱动器的 PULSE + 接控制器(如 PLC)的脉冲输出 +,PULSE - 接 -,SIGN(方向信号)同理;单端接线时可将 PULSE-、SIGN - 共同接控制器的 GND,避免信号漂移。

    • 使能信号(SON,通常为端子 13/14):默认低电平有效(即 SON 端子接 GND 时驱动器使能),若需高电平有效,需通过驱动器参数(如 P2-10)修改,接线时需确认控制器输出电平与驱动器要求一致,避免使能失效或误启动。

    • 报警输出(ALM,端子 25/26):为集电极开路输出,需外接 DC24V 电源和继电器(或指示灯),即 24V+→继电器线圈→ALM 端子→GND,严禁直接将 ALM 端子接 24V 电源(会烧毁内部晶体管)。

  2. 防干扰措施

    • 控制信号线需使用屏蔽双绞线(如 AWG24/26),屏蔽层一端接地(建议在驱动器侧单端接地,控制器侧悬空),避免与动力线(U/V/W、主电源)平行布线或共管,两者间距需大于 10cm,防止电磁干扰导致脉冲丢失或信号误动作。

    • 控制回路的 GND(如端子 11、29)需单独连接至控制器的 GND,形成 “单点接地”,严禁与主电源的 PE 或电机接地共用,避免地环流干扰。

四、编码器接线注意事项(CN2 接口)

CN2 为电机编码器反馈接口,直接影响伺服定位精度,接线需绝对准确:

  1. 端子一一对应

    • 编码器为差分信号,端子定义固定(参考手册),需将驱动器 CN2 的 A+、A-、B+、B-、Z+、Z-(Z 为零点信号)与电机编码器线缆的对应端子严格对接,严禁接反或错接(如 A + 接 A-),否则会导致驱动器报 “编码器故障”(如 ALM 灯闪烁)或电机飞车。

  2. 线缆保护

    • 编码器线缆为专用屏蔽线(通常随电机附带,若需延长需使用同规格屏蔽线,长度建议不超过 10 米),屏蔽层需与驱动器 CN2 接口的屏蔽壳连接(或单独接地),避免干扰导致反馈信号错误。

    • 接线时需检查编码器线缆是否有破损,端子针脚是否弯曲,插入 CN2 接口后需拧紧卡扣(或螺丝),防止松动导致接触不良。

五、布线与环境注意事项

  1. 布线规范

    • 所有线缆需按 “强电(主电源、电机线)在下,弱电(控制信号、编码器线)在上” 的原则布线,或使用线槽分隔,避免交叉干扰;线缆转弯处需留足余量(半径不小于 10 倍线径),防止导线折断。

    • 驱动器附近避免布置发热元件(如接触器、变压器),防止高温影响驱动器散热(台达 B2 工作温度范围为 0-50℃),必要时需增加散热风扇或通风孔。

  2. 防水防尘

    • 驱动器和接线端子需安装在封闭的电控柜内,避免粉尘、油污或液体进入(台达 B2 防护等级为 IP20,仅适用于室内干燥环境),若环境潮湿,需在柜内加装除湿装置。

六、接线后检查与调试前确认

接线完成后不可直接上电,需按以下步骤检查,避免设备损坏:

  1. 目视检查

    • 核对所有端子接线是否与图纸一致(尤其是 U/V/W、编码器 A/B/Z、主电源 L1/L2/L3),有无错接、漏接或导线裸露(端子外裸露导线长度不超过 1mm)。

    • 检查接地线是否牢固,动力线端子是否拧紧,控制信号屏蔽层是否正确接地。

  2. 绝缘测试

    • 用万用表(电阻档)测量主电源端子(L1/L2/L3)与 PE 之间的绝缘电阻,需大于 10MΩ;测量电机 U/V/W 与电机外壳之间的绝缘电阻,需大于 50MΩ(避免绕组接地短路)。

  3. 上电前参数确认

    • 确认驱动器参数是否为默认值(或符合实际需求),尤其是电机型号参数(如 P1-01 电机型号选择,需与实际电机型号匹配,如 ECMA-C20604RS 对应参数值),若参数错误,上电后可能导致电机异响或驱动器报警。

总结

台达 B2 伺服接线的核心是 “安全第一、对应准确、防干扰、强电弱电分离”,接线前需仔细阅读《台达 B2 系列伺服驱动器用户手册》(明确端子定义、参数及线径要求),接线后务必经过多层检查再上电调试,避免因接线错误导致驱动器、电机损坏或安全事故。

收缩
  • QQ咨询

  • 电话咨询

  • 18576370666
  • 添加微信客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