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 PLC 控制电动缸的核心是通过 PLC 输出信号(数字量或模拟量)控制电动缸的驱动器,进而实现电动缸的启停、正反转、位置调节、速度控制等功能。以下是具体的控制方案和步骤:
电动缸通常由电机(伺服电机 / 步进电机) + 丝杠机构 组成,其动作由电机驱动器控制。PLC 通过与驱动器通信或输出控制信号,间接控制电机运转,从而驱动电动缸伸缩。
PLC:根据控制需求选择带数字量输出(DO)、模拟量输出(AO)或总线接口的型号(如西门子 S7-1200、三菱 FX5、台达 DVP 等)。
电动缸驱动器:与电机类型匹配(伺服驱动器 / 步进驱动器),支持外部信号控制(脉冲 + 方向、模拟量、开关量)。
电动缸:含电机(伺服 / 步进)、丝杠、限位开关(原点、正限位、负限位,通常为接近开关或光电开关)。
传感器:限位开关(保护电动缸不超程)、位置反馈传感器(如编码器,用于闭环控制)。
接线端子:用于连接 PLC 与驱动器、传感器的信号线(注意区分强电 / 弱电,避免干扰)。
适合无需精确位置控制,仅需电动缸伸缩到极限位置停止的场景(如推拉动作)。
接线示例:
PLC 程序逻辑:
当触发 “伸出” 指令(如按钮信号 DI3),且未到正限位(DI1 未接通)时,DO1 输出高电平,电动缸伸出;
当触发 “缩回” 指令(如按钮信号 DI4),且未到负限位(DI2 未接通)时,DO2 输出高电平,电动缸缩回;
触发限位时,立即切断对应方向的 DO 信号,停止动作。
适合需要精确控制电动缸伸缩距离、速度的场景(如定位到某一坐标),通常搭配步进或伺服系统。
接线示例:
PLC 的脉冲输出端(如 Q0.0) → 驱动器 “脉冲输入”(PUL+)
PLC 的方向输出端(如 Q0.1) → 驱动器 “方向输入”(DIR+)
驱动器 “脉冲地”(PUL-)、“方向地”(DIR-) → PLC 输出公共端(COM)
限位开关、使能信号(ENA)按驱动器手册接入 PLC DI/DO。
PLC 程序逻辑:
适合需要电动缸速度连续可调(如根据传感器信号动态调整速度)的场景,通常搭配伺服驱动器(支持模拟量速度控制)。
接线示例:
PLC 的 AO 输出(如 0-10V) → 驱动器 “模拟量速度输入”(ANIN+)
PLC 的 DO1 → 驱动器 “方向控制”(DIR)
驱动器 “模拟量地”(ANIN-) → PLC AO 公共端
限位开关接入 PLC DI,用于超程保护。
PLC 程序逻辑:
适合多台电动缸同步控制、复杂轨迹规划(如生产线联动),通过 PLC 与驱动器的总线通信(如 Modbus RTU、Profinet)实现控制。
配置步骤:
在 PLC 编程软件中添加驱动器的总线设备描述文件(GSDML、EDS 等);
配置通信参数(地址、波特率、报文格式);
通过总线指令(如 Modbus 的写入寄存器)发送目标位置、速度;
读取驱动器反馈的实际位置,实现闭环控制。
限位保护:必须接入正 / 负限位开关,程序中强制优先处理限位信号,防止电动缸超程损坏。
信号隔离:若 PLC 与驱动器距离较远(>5 米),建议使用信号隔离器,避免干扰导致误动作。
电源匹配:驱动器和电机的供电需符合手册要求,避免过压 / 欠压;PLC 输出信号需与驱动器输入电压匹配(如 5V/24V)。
原点校准:首次使用或更换电动缸时,需通过程序执行原点回归(触发原点开关后清零位置),确保定位精度。
报警处理:驱动器故障(如过流、过热)信号需接入 PLC DI,程序中设计报警停机逻辑,并显示故障代码。
以三菱 FX5 PLC 为例,控制电动缸从原点伸出到 100mm,再缩回原点,循环动作:
接线:脉冲输出 Y0 → 驱动器 PUL+,方向 Y1 → 驱动器 DIR+,原点开关 X0,正限位 X1。
程序逻辑:
上电后,执行原点回归(Y0 输出脉冲,直到 X0 接通,清零位置);
原点到位后,Y1 置高(伸出方向),Y0 输出对应 100mm 的脉冲数(假设螺距 5mm,电机 1000 脉冲 / 圈,则脉冲数 = 100/5×1000=20000);
脉冲发送完成后,延迟 1 秒,Y1 置低(缩回方向),Y0 输出 20000 脉冲回到原点;
触发 X1(正限位)时,立即停止 Y0 输出,报警提示。
通过以上方式,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控制方案,实现电动缸的精准控制。